赵发忠:雅江工程是实现钢铁工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 |
||
[商务前线]2025/9/2 8:05:00 | ||
“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未来一个超级水电工程将横空出世。这就是‘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简称‘雅江(水电)工程’或‘雅下工程’。‘雅江工程’,不仅是改变区域发展格局的‘世纪工程’,更是彰显国家工业实力的‘超级工程’。”8月27日,中国特钢企业协会副秘书长赵发忠在2025(第七届)中国高速钢应用技术论坛上发表题为《雅江工程与钢铁工业发展新机遇——钢铁及特钢需求分析》的报告,深入解读雅江工程这一“世纪工程”对我国钢铁工业的战略意义,系统剖析钢材需求特点与行业发展路径,为钢铁企业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提供方向指引。 承载国家战略的“超级工程” 赵发忠表示:“雅江工程不仅是改变区域发展格局的‘世纪工程’,更是彰显国家工业实力的‘超级工程’。它以钢铁为骨、以匠心为魂,将人类工业文明的智慧与勇气浇筑进每一段基建脉络,既承载着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资源配置的重大使命,也将书写我们突破技术壁垒、刷新工程标准的奋斗叙事。” 据介绍,2025年7月19日正式启动的雅江工程,总投资达1.2万亿元,总装机容量为5500万至600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2000亿至3000千瓦时(约为三峡水电站的3倍),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电基建项目。从战略价值看,工程不仅能显著提升全国清洁能源占比、支撑“双碳”目标实现,更将改变西藏地区经济格局——释放廉价清洁电力吸引高耗能产业聚集,形成区域循环经济模式;作为跨境河流开发项目,还能助力我国确立跨境水资源开发规则制定权,破解“水霸权”障碍。 据有关方面预测,雅江工程项目工程总用钢量预计达400万吨至600万吨,若计入配套项目则可能突破800万吨,是三峡工程(用钢量59万吨)的10至13倍,年均需求稳定在50万吨至80万吨,且需求周期约为15年,将为钢铁行业提供长期稳定的市场支撑。 “雅江工程对钢材的需求,是‘规模’与‘品质’的双重突破。”赵发忠介绍说。从钢材需求种类看,主要分为核心工程用常规建材、输电设施用特殊钢、水电机组用特殊钢。 核心工程用常规建材。主要为螺纹钢、H型钢、工字钢、中厚板等,用于钢筋混凝土骨架、引水隧洞、交通设施等。需求量最大,达280万吨-330万吨。 输电设施用特殊钢。主要为耐候角钢、镀锌钢板等,用于高压塔架。变电站钢结构包括设备支架、构架横梁等,需使用高强度、高精度钢材,需求量为28.1万吨。 水电机组用特种钢。主要为06Cr13Ni4Mo等特种耐蚀不锈钢、硅钢片、结构钢,用于水轮机转轮、发电机定子和转子。水电机组辅助系统用钢量约占本体的15%,特种钢需求达27万吨。 值得关注的是,西部地区的钢铁企业在常规钢材供应中具备天然优势。如,宝武集团八钢公司作为新疆最大钢企,其在新疆市场占有率超70%,建筑钢材占比60%;在西藏市场,其重点工程型钢占有率达85%;依托兰新、青藏铁路,运输成本较东部钢企低30%以上。雅江工程的常规钢材需求,将进一步放大西部钢企的“就地供应”优势,推动区域产能优化布局。 “雅江工程15年建设周期,钢材需求不是‘一次性爆发’,而是分阶段、有重点地释放,这对钢铁企业的生产调度与供应链管理提出了‘柔性化’要求。”赵发忠详细拆解了钢材需求的“时间密码”: 前期(2025—2027年):土建启动,常规钢材为主。这一阶段以大坝基础施工、隧洞开挖、交通设施建设为核心,螺纹钢、工字钢需求占比达60%;同时,工程机械用钢需求增量达12%,如三一重工、徐工机械紧急追加液压支架用钢订单;铁建重工高原隧道掘进机需求达25台,相关订单预计增厚其净利润8亿—12亿元。 中期(2028—2030年):主体建设,特钢需求激增。随着大坝混凝土浇筑进入高峰,中厚板年需求突破500万吨;水电机组制造进入交付期,东方电气等企业7000万千瓦机组订单带动硅钢片年需求激增15万吨;Q500E桥梁钢等高强钢溢价空间持续扩大。中期是特钢供应的“关键窗口期”,企业需聚焦中厚板、不锈钢、高强钢的产能释放,确保技术参数达标。 后期(2031年起):雅江工程配套收尾,输变电用钢为主。这一阶段重点是特高压线路建设与机组调试,输变电角钢及镀锌钢材需求占比达10%;国网配套的5条特高压线路,将使变压器用取向硅钢片年需求新增8万吨。后期需求虽规模较小,但要求“精准对接”,企业需与电网企业建立协同机制,保障及时供应。 从“需求拉动”到“技术领跑” 雅江工程位于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特殊地理环境对钢材提出极高要求,普通钢材无法满足工程需求。 一是对钢材的低温韧性要求高。冬季极端气温可达-40℃以下,普通钢材易发生低温脆断,需满足-20℃低温冲击功≥27J,需要采用Ni-Cr-Mo-V微合金化路线。 二是钢材面临强紫外线辐射。高海拔地区紫外线强度高,加速钢材表面涂层老化,要求镀锌钢材锌层厚度≥85μm,需要特殊防护涂层体系提升耐UV性能。 三是高腐蚀性水质的影响。雅鲁藏布江水中氯离子含量高,pH值弱碱性,溶解氧饱和度高,加速钢材腐蚀,需采用含氮双相不锈钢等高性能材料。 四是面临复杂地质条件。该工程穿越多条活动断裂带,地震烈度高,对钢材强度要求高,地质活跃区需Z向钢(抗层状撕裂),需采用在线淬火+回火工艺提升性能。 五是高海拔运输与安装限制。复杂地形限制单件钢结构重量,藏南公路运力仅500吨/日,需要采用更高强度的轻量化材料(减重30%),焊接裂纹敏感性指数Pcm≤0.30。 六是综合性能要求高。高原环境对钢材的综合要求导致特种钢占比高达40%,远超常规工程。材料性能提升倒逼企业实现技术突破,推动产品升级。 雅江工程需要的主要特种钢材类别包括用于超级坝体的钢筋铁骨——高强水电钢、水轮机转轮的抗蚀铠甲——特种不锈钢、巨型发电机组的磁芯引擎线——硅钢片、特高压电网的高原脊梁——耐候角钢、混凝土巨坝的骨骼网络——高强螺纹钢。 “雅江工程不是简单的‘钢材采购项目’,而是推动我国钢铁工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的‘加速器’。”赵发忠在报告中明确。 一方面,工程带动特种钢材技术突破。如,湖南钢铁集团研发的HY950CF水电钢,屈服强度≥960MPa、零下40℃冲击功>50J,较传统材料减重30%,成功拿下雅江工程压力钢管70%份额(约15万吨);太钢不锈钢解决高海拔焊接熔敷率下降难题,获得3.7万吨的订单,独家供应全部93台水轮机转轮用钢;宝钢将供应14万吨硅钢到雅江工程,发电组对硅钢片的需求为23.3万吨。这标志着我国特钢技术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另一方面,工程推动产业链协同升级。赵发忠建议,西部钢企可依托“就地供应”优势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扩建高原适配钢种产能,建设电炉短流程项目;东部企业可通过合资建厂;西部地区“建议建立‘雅江工程专用废钢’回收体系,利用工程绿电布局电炉短流程产能,既降低能耗,又提升资源循环效率。”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迅速行动 针对工程带来的挑战与机遇,钢铁企业该怎么办?赵发忠提出多维度建议: 一是把握技术展示平台,将雅江工程作为展示技术实力、检验产品质量和培养高端人才的平台,积极参与项目,提升品牌与技术实力。 二是优化供应链战略,建立雅江工程专用供应链体系,实现从原材料到成品钢的全流程质量管控,确保特殊钢材的品质。 三是做实技术创新与研发工作,针对雅江工程特殊需求,开发高强度、耐腐蚀特种钢材,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稳定性。 四是开展好战略合作与市场定位,与雅江集团及各有关单位建立合作关系,针对其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差异化定位市场。 “雅江工程是世纪工程、超大工程,是千载难逢的机遇,钢铁企业准备好了吗?”赵发忠在报告中发问。“作为钢铁企业应有超前的意识,提前谋篇布局,比如成立雅江工程用钢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深度分析雅江工程给钢铁企业带来的战略机遇,要把开发和供应雅江工程用钢作为重要研发方向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钢铁企业要主动出击,对接项目的业主单位——中国雅江集团,以及中国电建等一批建设承包商、东方电气等一批设备供应商、大唐集团等一批电力运营商以及西藏天路等一批材料供应商。” 赵发忠在谈到特钢协会抓住雅江工程重大机遇推动特钢行业转型发展时表示,中国特钢企业协会高度重视雅江工程,立足国家战略全局,协会领导亲自研究部署。特钢协会将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主动担当,牵头整合特钢行业全链条资源、凝聚产业协同合力,为雅江工程这一国家重点项目提供精准化、高质量的产业支撑与服务保障,以特钢行业力量护航国家战略落地见效。 赵发忠强调:“雅江工程的钢铁骨架,正等待我们以更精尖的技术去完善、用更严谨的态度去守护。对用钢标准的每一次精进,都是为这座世纪工程的安全筑牢防线;对技术难题的每一次突破,都是为中国工业的升级积蓄动能。”他进一步指出,要将对品质的追求贯穿每个环节,把对创新的执着融入每次实践,以实打实的行动让雅江工程的“钢铁脊梁”挺得更直、站得更稳,共同书写这份属于中国工业、更属于我们钢铁人的硬核答卷。而对钢铁行业而言,雅江工程更是实现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