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股份点燃“三个引擎”开新局 |
||
[商务前线]2025/9/2 15:36:00 | ||
2025年以来,首钢股份党委积极落实集团部署,围绕“两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推动“一引领两融合”穿透到基层、穿透到一线、穿透到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各环节,统领“四个制造”,追求“四个极致”,多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多项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经营能力、经营质量、经营业绩进一步提升,“一引领两融合·做表率当先锋”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路径清晰、步履铿锵、效果显著。 01点燃创新的引擎 打造比较竞争优势 首钢股份党委深入践行“一引领两融合”战略路径,丰富“三个清单”(即技术创新对标清单、管理创新提效清单、商业模式创新项目清单)应用场景和推进项目,狠抓85项关键措施,在推动“四个制造”上创新突破、持续发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高效制造上持续突破。铁前工序持续开展技术攻关,高炉利用系数创历史新高,2、3号高炉制造能力保持行业领先。炼钢工序“3+3”拉练占比同比提高,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热轧工序开展大集批生产,实现产能释放,硅钢单次万吨以上集批占比同比提升51%。首钢智新二十辊机组、六机架机组产能利用率同比大幅提升。首钢冷轧对标先进企业,产能利用率实现历史最优。在“铁-钢界面”,铁水温降完成81.1℃,鱼雷罐周转完成6.7次,同比降低2.9℃、提高0.4次;在“钢-轧界面”,两线直装率同比提高0.54个百分点,创历史最好水平。 在高品质制造上保持领先。聚焦“双十”项目攻关,解决质量瓶颈及外部客户反馈焦点问题,现货发生率同比降低10个百分点,超越标杆水平,一贯制过程质量管控能力不断夯实。取向电工钢保持0.20毫米及以下产品国内占有率领先水平。无取向电工钢高牌号、新能源产品销量同比增长,持续开发超高磁感极薄带产品,向低空经济领域高功率电机“进军”,市场份额不断提升;8月14日,面向新能源汽车和人形机器人领域实现两款产品全球首发,持续推动高端无取向软磁材料迭代升级。“石油天然气输送管用热轧宽钢带”凭借卓越品质获得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AAAAA级质量分级认证。 在智能制造上精准发力。2025年,首钢冷轧凭借5G、大数据、AI、机器视觉和机器人等工业4.0先进技术,入选世界经济论坛(WEF)第13批全球“灯塔工厂”、入选北京市第一批先进级智能工厂。智能检化验中心建成,让员工从“设备操作者”变成“智能协作者”。首钢集采平台用“不见面开标大厅”“比选采购门户”“首钢商城”三驾数字化“马车”跑出了智能采购的加速度。同时,还有“会说话的轧机”让轧机产线实现智能化语音交互,精准播报预警内容;“会巡检的机器狗”有效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巡检的效率和准确性……大量AI应用场景在首钢股份不断落地生根。 在绿色制造上创新引领。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近“零”碳排放高品质钢示范项目扎实推进。搭建智慧低碳管理平台,开展碳市场应对工作,在低碳赛道上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提升核心竞争力。与客户共同打造绿色低碳钢铁供应链,建立汽车板低碳产品价格体系,与一汽大众签署“绿钢”战略合作备忘录,携手中山庆琏举办40%可溯源循环材料低碳项目发布会,树立绿钢产品应用典范。8月19日,人民日报《高质量发展故事汇》栏目用四个故事生动地讲述了绿色中国的“两山”回响,首钢股份《“绿”钢是怎样炼成的?》作为第一个故事登上了《人民日报》的大舞台。 02点燃基层的引擎 激发全员活力 首钢股份党委积极营造“一引领两融合·做表率当先锋”浓厚氛围,坚持问计于基层、问计于职工,深化思想引路与“群创”开路双向奔赴,共开展宣讲700余次,征集职工创新点子、合理化建议7197条,形成群众性攻关课题300余项,进一步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在落实“四个极致”管理要求上对标一流、反复冲锋。 在极低成本上做表率当先锋。上半年,公司吨钢降本超年预算完成。深挖降本、降费、增效潜力,精准施策,制定了141项降本增效任务,推进“精益+降本”系列方法应用,落实成本日核算专项工作,统筹推进各单位实现从“事后核算”到“实时管控”的转变。抓住“金属收得率”“板卷成材率”“现货损失率”三个“牛鼻子”,降低全流程金属损失实现突破。持续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已形成企业内循环、区域产业协作、城市与企业融合的发展新模式,效益实现大幅提升。采购端市场运作能力持续提升,持续对标优秀企业,年降本效益显著。 在极致效率上做表率当先锋。上半年,各工序产线共创日产、月产纪录37次。炼铁高炉全焦消耗连续刷新历史纪录。炼钢连续16个月保持四座转炉生产,连创日产纪录。热轧两线轧制间隔时间同比缩短0.8秒、1.2秒,换辊时间同比缩短13秒、20秒。首钢智新二十辊月产突破历史新高,单卷轧制节省23分钟。 在极致能效上做表率当先锋。强化移峰填谷组织,优化排产策略,积极做好迎峰发电、躲峰限电工作。着力攻关节能创新技术,360平烧结机实现了环冷机废气零排放、余热全回收,热轧降低加热炉出炉温度、缩短在炉时间,燃耗降低2%。自主开发系列“节水及水处理技术”,获评工信部“2024年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典型案例”。扎实推动《极致能效工作推进方案》《能源降本与极致能效一体推进方案》,荣获“2024年度钢铁极致能效工程能效标杆三年行动先进企业”称号。 在极优配置上做表率当先锋。上半年,首钢股份产品结构增效持续优化。其中,战略+重点产品产量占比73%,战略产品产量同比约增长12%,电工钢和汽车板分别同比增长约30%、6%,实现高端产品领域持续突破,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03点燃红色的引擎 提升文化软实力 首钢股份党委积极探索“强文化树品牌”专项工作,将“一引领两融合·做表率当先锋”融入到党建品牌、文化品牌、群团品牌的打造中,推动党建与经营生产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的建设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品牌党建愈发亮眼。启动第十届“基层的精彩”党组织建设成果展示,紧扣“技术创新·价值创造·深度融合”主题,用品牌思维持续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深化“铸红色联盟 促融合发展”活动,共建党组织达到70个,开展共建活动27项,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组织共建、合作共赢的党建开放生态。营销中心党委开展吉利汽车首钢日、江铃-首钢技术交流日,坚持“党建搭台、业务唱戏”,与下游重点客户等开展支部共建6次,开展客户走访及交流2910次,同比增长3.6%。 文化品牌一体塑造。着力推动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搭建特色企业文化体系,编制“十五五”企业文化规划。利用AI技术设计“钢小智”“钢小慧”等AI智能IP形象,推出“钢铁学霸讲品牌故事”系列短视频,积极打造首钢股份高质量发展品牌形象。加大外宣策划,央视《新闻联播》、新华社、《经济日报》等主流媒体密集关注公司发展,宣传报道36次,公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攀升。4月29日,成功邀请央视资深记者团队深入冷轧生产一线,央视《朝闻天下》用4分10秒深度报道了首钢冷轧“灯塔工厂”,央视新闻推文点击量超300万。 品牌活动凝聚士气。把“一引领两融合”融入“双争”课题等“青”字号活动,评选“六敢”青年,以青年人均降本万元为目标,进一步激发青年创新活力。围绕和谐企业、幸福企业、健康企业建设,组织开展职工文化节、“赓续红色基因 唱响时代华章”职工歌咏比赛等品牌活动,进一步提振精气神,凝聚同心合力。推进“创新、提素”工程,搭平台、优机制激励职工创新创效,创新工作室成果3017项,培养545人次。 惟进取也故日新。首钢股份将以创新为引领、创新为驱动、创新为实践,走深走实“一引领两融合”之路,凝聚起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奋力谱写首钢股份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