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港首条东非直达航线开通 |
||
[商务前线]2025/9/10 13:35:00 | ||
9月5日中午12时,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浩瑞达旗下“长盛”轮满载货物缓缓驶离嘉兴港乍浦港区D8泊位,启程奔赴东非莫桑比克贝拉港。这一刻,不仅标志着嘉兴港首条直达东非的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更意味着嘉兴港在国际航线布局上的再一次重大突破。 首航货物:挑战与突破并存 “长盛”轮首航承运的货物包含59件露营房及多类钢结构物件,这是嘉兴港务首次装卸此类件杂货。尤其是露营房,单件尺寸达到长9.5米、宽3.5米、高3.4米,外立面覆盖大量玻璃,属于体型庞大、易碎、易损的特殊货物。 为确保装卸顺利,嘉兴港务提前组织多部门召开协同专题会,针对货物特点量身定制了全流程作业方案。从集港、吊装到绑扎固定,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规范和安全把控。浙江海港嘉兴港务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沈巍表示:“我们在操作规范、安全防护与质量管控等方面都进行了周密部署,为高效、安全完成装船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航线布局:从嘉兴到东非的“钢铁纽带” 按照计划,“长盛”轮将先后经过越南海防港、马六甲海峡、印度洋,最终抵达坦桑尼亚桑给巴尔港与莫桑比克贝拉港,全程预计约30天。 航线的开通不仅为嘉兴港腹地企业提供了一条直达东非的新通道,也大大缩短了货物运输时间和中转环节。此前,这条船东的货物主要通过山东及长三角其他港口出海。嘉兴外轮代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指出:“嘉兴具备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我们希望通过这一航线,把更多的‘嘉兴制造’直接送往非洲市场,提升本地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战略意义:中非合作与“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中国与东非国家在矿产、LNG、汽车、钢材、工程机械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此次东非直航航线的开通,是对这种合作最现实的物流支撑。它不仅丰富了嘉兴港的国际航线网络,也为中非贸易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嘉兴港在7月刚刚开通南美直航航线,此次又开通东非航线,充分展现了港口加快国际化步伐、加速业务结构转型的决心。港口方面提出“以件养建”的业务方针,通过拓展件杂货业务吸引更多国际航运资源集聚,加快建设浙北件杂货集散枢纽,不断提升对外开放能级。 南京浩瑞达船务:深耕中非航线的“连接者” 作为此次航线的承运方,南京浩瑞达船务有限公司近年来持续深耕中国—东非航线。公司不仅在远洋运输环节提供稳定高效的航运服务,更通过本地化运营优势打造出差异化竞争力: 在莫桑比克贝拉港自建4.5万平方米保税仓库; 拥有超过300辆自营车队,可实现货物的高效分拨与内陆运输; 已形成“海运+仓储+陆运”一体化的全链条服务能力。 浩瑞达方面表示,未来将持续拓展和加密国际航线网络,推动更多“中国制造”顺畅进入非洲市场,并依托完善的海外基础设施,助力属地企业和中非贸易伙伴实现更加紧密的合作。 未来展望:从嘉兴走向世界 此次“长盛”轮的顺利首航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嘉兴港与浩瑞达的合作,将带动更多本地企业产品直达海外市场,推动嘉兴港进一步融入全球航运版图。 嘉兴港务将持续抓住件杂货业务发展的新机遇,强化集散中转功能,加快建设浙北件杂货集散枢纽;浩瑞达则将凭借成熟的航运网络和海外配套体系,携手港口与企业客户,共同绘就中非经贸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的蓝图。 从嘉兴港启航的“长盛”轮,承载的不仅是货物,更是中国制造的实力与中国港航业的新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