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首航!葫芦岛港绥中港区迎来首艘外贸船舶“春生”轮
8月3日,葫芦岛港绥中港区迎来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首艘外贸船舶“春生”(TRANS SPRING)轮成功靠泊101号泊位,标志着绥中港在口岸开放后正式迈入对外运营新阶段,奏响了辽港集团西部口岸外贸通道贯通的“第一乐章”。
最大载货量、最大靠泊难度,“春生”首航意义非凡
“春生”轮为厦门西凌海运旗下一艘干散货船舶,该轮船长189.99米,此次自印度巴拉迪布港启航,满载54,830吨铁矿粉,成为绥中港区开港以来最大载货量的船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靠泊挑战。接到引航申请后,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织骨干召开专题会议,制定详尽引航方案与应急预案。
为确保引航任务圆满完成,葫芦岛引航站李兰保站长带队,提前乘拖轮出港,并在原定登轮点以外2海里登轮,以更充分掌握风流压差等实时情况。经过两个小时的精心引领,最终将“春生”轮安全稳妥地引入101号泊位,圆满完成引航任务,为绥中港顺利实现首艘外贸船靠港开了个好头。
口岸开放成果初显,葫芦岛港实现“双港区”联动
此次“春生”轮的顺利首航,标志着绥中港正式实现对外开放,真正开启了葫芦岛港“绥中+老港”双港区外贸共舞的新格局。这不仅为葫芦岛市本地企业拓展国际贸易带来了全新通道,也进一步提升了葫芦岛港在国际航运体系中的能见度和影响力。
在辽港集团的整体战略部署下,绥中港以“口岸开放”为契机,积极谋划外贸货源组织。港口业务团队主动出击,深耕腹地市场,围绕“守牢基本盘、拼抢竞争盘、开拓创新盘”的工作要求,精准对接冶金、钢铁等重点客户资源,为此次首艘外贸船靠港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方联动保畅通,打造“辽西海陆新通道”
为了确保“春生”轮顺利靠泊及货物高效疏运,绥中港生产业务部充分发挥高效协同机制,提前召开多轮筹备会议,细致部署专项服务方案,科学制定生产计划,统筹调配设备、机械、人员等生产资源。同时,港口方面还主动走访地方政府及海事、海关、边检、铁路等口岸职能单位,广泛征求并落实监管要求,形成高效的服务联动体系。
绥中港生产业务部部长池明超表示:“此次‘春生’轮的成功靠泊,是绥中港开拓外贸市场的一个重要起点。未来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持续优化口岸通关环境,全面提升运营效能。”
聚焦冶金产业需求,构建区域物流新平台
绥中港将以此次首艘外贸业务为新起点,进一步深耕辽西、蒙东及河北东部地区钢铁及冶炼企业的物流需求,打造集现货交易、混矿仓储、组合港协同、临港产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服务平台。通过更高效的资源配置与更专业的服务能力,助力地方政府与口岸、铁路单位共建“辽西海陆新通道”,以此推进辽港集团建设世界一流强港的战略目标,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