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首钢矿投下属辽宁首钢硼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辽宁硼铁”)凭借在环境、社会与治理(ESG)领域的卓越实践,荣获中国国新AA级ESG评价。这一成绩的取得,正是首钢矿投深入践行“一引领两融合· 做表率当先锋”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的生动写照。首钢矿投以创新为笔、以责任为墨,在绿色发展、社会责任履行和规范治理的道路上持续深耕,书写了ESG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01技术创新为核,筑牢绿色发展根基
“一引领两融合”的核心在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首钢矿投将这一理念深度融入ESG实践的每一个环节,为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在辽宁硼铁,技术创新的“引擎”正全速运转,推动资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水平持续跃升。
资源禀赋差、共伴生杂质多,难磨难选……首钢矿投源于对所属矿山企业特点和自身禀赋的清晰认知,确定辽宁硼铁“以硼为主、综合利用”的发展理念,构建了全产业链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延伸出11大类18个品种的产品矩阵。今年成功研发高附加值新产品氮化硼,实现中试线连续生产,其市场售价是初级硼的43倍。
在节能减碳领域,技术创新同样成果显著。首钢矿投大力推进绿电能源,致力于建设“零碳”矿山。硼化工在行业率先实施高浓度二氧化碳替代石灰窑窑气进行碳解化学反应,获得专利4项,硼砂回收率提高7%,成本降低10.67%,年均增利约1213万元,年减碳25920吨、固碳27000吨。分布式光伏项目稳步推进,并创新性地向立面空间拓展,目前项下光伏装机容量已达30余兆瓦,预计每年可节约电费1500万元。辽宁硼铁形成“风光互补”能源模式,建成10兆瓦光伏发电系统,年发电量达1067.59万度,绿电占比提升至8.4%。
02管理创新为翼,夯实责任履行保障
首钢矿投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深化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深度融合。每一项技术革新,都带来制度完善、流程优化,将ESG理念融入企业运营全流程,为责任履行提供了系统性保障。
在治理层面,首钢矿投在所属企业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明确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建立规范的“三会一层”治理结构,制定《董事会工作规则》等系列制度,形成了“制度筑基、合规护航”的治理格局。同时,通过“三项制度健全完善”“三道防线贯通联动”“三张清单清晰适用”的原则,构建了以预防为主的合规风险管理模式,为企业健康发展筑牢“防火墙”。
与此同时,辽宁硼铁智慧矿山建设持续深化,全矿区实现无人驾驶车辆集群化作业并推动安全员下车,通过数字化、自动化技术优化生产流程,进一步提高了效率效益。今年辽宁硼铁创新推出“出厂+站台+货运”到场销售服务模式,通过一票结算为客户提供全流程服务方案,在提升客户体验的同时,推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绿色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辽宁硼铁连续多年位居凤城市和丹东市工业企业纳税第一名。
03商业模式创新为桥,拓宽价值共享路径
在“一引领两融合”战略指引下,首钢矿投以商业模式创新为桥梁,将技术与管理创新成果转化为价值共享的实践,实现了企业、社会与环境的共赢。
在参股企业管理中,首钢矿投通过“集中管理、独立经营”模式,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了“有管控、能盈利、要的回、可持续”的良好态势。2022—2024年累计回收股利7.3亿元,在保障股东权益的同时,也为ESG治理维度增添了亮眼成绩。
商业模式创新同样体现在履行社会责任上,辽宁硼铁自2016年以来定点扶持凤城市凤凰城区中兴村,不仅提供资金支持,更吸收贫困户参与大棚维护,产出的瓜果蔬菜直供职工食堂,其中有机铁皮柿子被列入凤城市乡村振兴产品目录。这一模式不但解决了农民就业增收问题,助推乡村振兴事业,也让职工享受到新鲜有机农产品,全力保障每一位职工的切身利益,大幅提高了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这一实践荣获2025“金狮”ESG乡村振兴优秀案例。这种对员工的重视,不仅提升了团队凝聚力,更成为ESG社会维度评价的重要加分项。
此次荣获中国国新AA级ESG评价,是首钢矿投践行“一引领两融合”的阶段性成果,更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证明。未来,首钢矿投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深化管理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深度融合,在绿色技术研发、资源综合利用、社会责任履行等领域持续发力,不断提升ESG管理水平,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首钢场景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