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宏兴股份公司以极致降本为主线,不断强化全流程成本管控及精细化管理,推动两地生铁成本再创新低:本部、榆钢两地生铁成本分别刷新自2017年7月、2015年9月以来的最低纪录。其中,本部生铁成本在行业中稳居前列。
本部炼铁:“原料+操作”双优化
为持续降低本部炼铁成本,宏兴股份公司优化适配原燃料特性的高炉操作制度。在稳定生产秩序、强化过程管控的基础上,通过配加酸性烧结矿减少硅石用量,持续优化烧结配料结构,同时加大OG泥、粒铁粉矿等低价循环资源配比,推动生铁成本稳步下降。
今年1—6月,烧结矿配比同比提高6.4个百分点,“动力煤+改质煤”等喷吹低价煤占比同比提高20.43个百分点,从源头上压减原燃料成本。
与此同时,宏兴股份公司推行精益操作,强化物料动态管理,高效消化存量物料。上半年消耗料场焦丁1.24万吨,配加粒铁粉、除尘灰等循环物料24.5万吨,消化非磁精矿10.62万吨,实现了“变废为宝”。指标对标方面,优化五级对标体系,11项公司级指标中有6项同比进步,进步率达54.55%,为成本管控提供坚实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严峻生产经营形势,炼铁厂主动担当,围绕生铁降本目标,联动原料采购、矿石生产及运输等环节单位协同发力,全力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根据新高炉、新烧结机项目进度,优化生产组织模式、创新操作方式,生铁产量超计划完成。不仅如此,围绕高炉停开炉、烧结机停开机、降低燃料消耗三项重点任务,从生产组织策划、方案制定、人员培训到项目验收全流程发力,进一步压降各项费用,确保极致降本措施落地见效。
榆钢炼铁:“铁前+钢后”深协同
今年以来,榆钢公司炼铁区域聚焦“铁前优化+技术降本”双路径,1—6月累计降本减亏2.3亿元。
在铁前环节,技术人员“精打细算”优化配料结构:焦炉方面,通过增配高硫肥煤、持续提升气煤配比,推动焦炭成本下降,带动铁水成本降低;烧结环节则大幅提高周边精矿与自产精矿配比,同时降低进口粉占比,促使烧结矿成本下降,铁水成本随之减少。
不仅如此,高炉操作也同步发力:通过提升烧结矿配比,停配进口块矿,铁水成本进一步下降。优化喷吹动力煤、改质煤占比,提升自产焦炭配比,合计推动铁水成本、入炉焦比降低。
在钢后环节,技术降本工作向纵深推进。榆钢公司通过精准测算铁水与废钢的最优配比,加大合格废钢回收利用力度,同时强化轧钢环节切头切尾、氧化铁皮等副产品的循环回炉,形成了“生产—回收—再利用”的闭环体系。一系列举措下,铁耗、钢铁料消耗较计划降低,不仅减少了原料浪费,更直接压降了吨钢成本。这一成果既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也为全流程成本管控提供了关键支撑,进一步夯实了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成本优势。
行业数据显示,1—6月,全国64家钢协会员单位生铁平均成本为2242.68元/吨,同比下降533.93元/吨。酒钢本部生铁成本不仅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更在行业排名中稳居第一,彰显了酒钢钢铁产业强劲的成本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