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随着一支火红的电炉坯缓缓驶入开坯机,宝钢股份钢管条钢事业部开坯线成功热负荷试车,条钢初轧产品结构优化改造项目迎来新节点。这标志宝钢股份初轧产线40年后重焕新生,意味着条钢初轧产品将突破品种规格工艺限制加快迈向高端化,推动汽车用钢、合金圆钢、锻件用钢等长材产品进一步打造高精尖优势,填补国内空白,距离“精品长材第三大战略产品”目标更进一步。 宝钢股份钢管条钢事业部初轧产线1985年9月投产,是当时国内唯一可同时生产方坯、管坯、板坯的综合性初轧产线。从模铸时代到连铸连轧,从规模扩张到精益运营,40年来,该产线累计生产优质钢坯超6400万吨,有力支撑汽车、能源、机械等关键领域的材料供给。 在宝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四化”发展方向指引下,为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推进绿色生产、提高产线效率、降低工序成本,宝钢股份启动条钢初轧产品结构优化改造项目,对初轧产线实施全面升级改造。项目计划涉及1条开坯线与1条小棒线,配备智能数字伺服液压系统等国际先进设备,拓展生产新能源汽车用齿轮钢、轴承钢等“卡脖子”产品,填补国内高端棒材市场空白,打造更具竞争力的高端长材生产线。 条钢初轧产品结构优化改造项目严格苛求、节奏明确,今年2月打下第一根桩基,5月全面开工,计划9月开坯线投产,明年初小棒线投产。开坯线肩负供坯中心的功能,早投产可早创效。钢管条钢事业部团队直面老厂房施工难度大、异地重装复杂、高温天气等多重挑战,在4个月内加班加点推进土建、设备安装调试等改造进程,顺利完成热负荷试车。开坯线计划9月底开始边生产边调试,今年完成产能爬坡。 从1985到2025,这不仅是宝钢人对“85·9”精神的传承,也是迈向做强做优做大新征程的号角。未来,钢管条钢事业部将高质量推进小棒线建设,进一步突破高端线材产品规格与性能瓶颈,开启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绿色智能制造的新篇章。
商务前线免责声明:
商务前线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除原创外,有部分资讯从网络等媒体收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及媒体网站所有,商务前线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并尽可能注明来源;部分因为操作上的原因可能已将原有信息丢失,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果您对商务前线所载文章及作品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商务前线,商务前线将立即予以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