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面对钢铁行业长周期调整与市场竞争压力,武昆股份以形势任务教育为思想纽带,通过机制创新破局、实干攻坚提效,在改革发展与生产经营中稳步前行。9月底,公司召开厂情宣贯会,开展“奋战100天、全面超额完成年度生产经营任务”形势任务教育,凝聚全员力量向年度目标发起冲刺,以务实成效推动企业“活下去、好起来、走出去”。
以“上情下达”强信心机制创新激活力
武昆股份将形势任务教育作为统一思想的核心载体,构建“上情精准传递、下情高效反馈”的沟通闭环,让改革方向与职工行动同频共振。公司通过多期厂情通报会,从首期明确“三位一体”管理模式与三项制度改革路径,到后续解读“极致效率、极致低成本”战略,把“五大变革”“算账经营”等理念讲透讲实,让职工既看清行业形势,更明晰自身职责。
在管理改革层面,分厂制改革成为激活组织效能的关键。公司按“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原则完成分厂核心管理团队配置,推动分厂从“生产单元”向“营级作战单元”转型,聚焦安全生产、成本管控双核心。同时,创新推行员工诚信积分制,将履职表现与绩效考核挂钩,营造“比学赶超”的干事氛围。此外,“书记面对面”恳谈会、“总经理邮箱”等渠道及时回应职工诉求,切实将改革信心传递至基层,形成“上下同心、同向发力”的良好局面。
以“实干攻坚”创佳绩生产经营见实效
在形势任务教育的引导下,武昆股份将“四化”“四有”“算账经营”理念融入生产经营各环节,前三季度,多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绿色发展方面,公司安宁基地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成为云南首个全流程超低排放钢厂,通过“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企业”现场验收,目前正积极申报云南省钢铁环保绩效A级企业,以“北纬24度绿色智慧钢厂”践行生态责任。
生产效率与市场拓展协同推进。通过推行“2355”高效生产模式,产线效率大幅提升;依托产销联动机制,产成品月末库存较年初显著下降,24小时汽车发货率较去年提升14个百分点,客户满意度保持在97%以上。市场端持续强化近地化销售,建材省内销售占比提升11.65%,工业材销量同比翻倍,老挝市场出口量较去年增长超六成,成功直供老挝援建项目巴色中学、老挝九龙制药厂、南俄水电站等重点项目,产品认可度持续提升。
算 账经营与技术创新成为降本增效的关键。公司通过优化配煤配矿结构、降低能源消耗、降低物流成本等举措严控成本,依托内部协同实现资金高效周转;累计研发投入超5.8亿元,申请专利62件(发明专利占比65%),科技攻关项目创效超8600万元,购销差较去年进一步扩差,以“精算细管”推动经营质量持续改善。
冲刺百日再发力锚定目标开新局
当前,武昆股份已进入“冲刺100天”的关键阶段,公司明确以形势任务教育为引领,聚焦“高效化”核心,围绕“提速度、抓落实、抢市场、保生存”推进后续工作。
生产端将深化铁前一体化协同,持续优化生产模式,确保产线稳定高效运转;市场端加快工业棒材、线材新品种开发,加大矿山用钢等差异化产品产销,同时探索缅甸、柬埔寨等海外新市场,扩大出口规模;管理端继续完善算账经营机制,强化与宝武体系内企业的协同,推动前期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同时通过技能竞赛、“献一计”等活动,鼓励职工立足岗位提效率、降成本,让改革红利惠及职工,让“人人都是经营者”的理念转化为冲刺年度目标的强大合力。
站在年度目标冲刺的节点上,武昆股份全体干部职工正以昂扬的精气神,将形势任务教育的思想共识转化为实干行动,在“整合协同”中凝聚力量,在“攻坚克难”中突破瓶颈,全力向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发起冲刺,奋力书写企业改革发展的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