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年初二期“未来工厂”顺利投产之后,恒力重工迎来又一项重大布局——合作创新暨海工科技产业园正式开工,吹响了恒力集团加快打造世界级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基地的新号角。 9月14日,恒力重工合作创新暨海工科技产业园开工动员大会在大连长兴岛隆重举行,标志着恒力集团在助力制造强国中再有新的举措,集团现代化的产业配套体系实现再度升级。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郝鹏出席大会并宣布开工。 会上举行了项目签约仪式。大连市政府、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恒力集团签署《合作创新产业园产业发展协议书》和《海工科技产业园产业发展协议书》。恒力重工在一二期项目的基础上,开工建设合作创新暨海工科技产业园,项目全部建成后,将累计实现年产值1500亿元,大连将建成全球单体规模最大、配套最完备的造船基地。 此次恒力重工合作创新暨海工科技产业园开工建设,是恒力集团立足辽宁、面向全球、拓展新赛道的战略布局,既是恒力集团向全球一流造船企业迈进的里程碑,也是辽宁省做大做强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的又一重要成果。 恒力重工合作创新暨海工科技产业园与恒力重工一期“海洋工厂”和二期“未来工厂”在地理位置紧密相邻,在产业布局上相互补充,既是纵向延伸,也是横向补强。产业园占地12平方公里,将聚焦国际先进水平,重点发展海工、造船、改装、高端海工装备及其配套产业、船用材料、船用部件制造加工等项目,通过新型工业化、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培育,构筑未来发展战略新优势。 其中,恒力重工合作创新产业园围绕船用复合材料、曲轴、传动装置、导航系统等进行研发制造,海工科技产业园聚焦海工装备发展新赛道,研制生产海工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船、浮式液化天然气装置等高端产品。产业园将带动精密铸造、钢材加工、船用设备等配套产业发展,目前已落地14个配套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年底前还将落地10个配套项目,年内将形成产值40亿元。 恒力造船(大连)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孝海介绍:“今年年初开始,我们(海洋工厂)已经把原STX的产能实现了翻倍,并且稳定在每个月大约8万吨的加工量。二期的产能每个月快速直线上升,年底前会实现满产。新的海工科技产业园跟一、二期造船总装会有一个融合性非常强大的互补效应,通过高端海工项目的市场拓展,也会在整体上进一步增强整个恒力重工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恒力重工系列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建造超大型船舶150艘,生产船用发动机180台,包含G95主机及以下机型,并实现LNG、LPG、甲醇、氨四种双燃料全覆盖,成为全球单体规模最大、配套最完备的造船基地。
商务前线免责声明:
商务前线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除原创外,有部分资讯从网络等媒体收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及媒体网站所有,商务前线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并尽可能注明来源;部分因为操作上的原因可能已将原有信息丢失,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果您对商务前线所载文章及作品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商务前线,商务前线将立即予以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